該公司表示,此舉是為了應對收入增長不及預期、成本過高和利潤率過低的挑戰。
據悉,英特爾第二季度財務迎來爆雷,當季營收128億美元,同比下降1%;凈虧損16億美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15億美元,同比轉虧。分析師預計,英特爾即將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也將令人失望,收入預計將下降約15%。
受消息影響,英特爾單日股價暴跌26%,市值蒸發超320億美元。截止8月2日收盤,英特爾(INTC)股價為21.48美元/股,對比年初股價已經下跌超過57%。總市值為918.48億美元。
半導體芯片作為現代醫療設備的核心驅動力,從簡單的血壓計到CT掃描儀、MRI設備等,許多醫療器械都依賴于高性能的處理器和芯片來實現精確的診斷和高效的運作。
英特爾作為全球半導體芯片龍頭,其裁員導致的供應鏈調整和產能變化,將直接影響醫療器械上游的生產和研發。2021年的“芯片短缺”風暴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彼時全球芯片短缺直接造成了數百家醫療器械公司“難產”,多款重癥監護和ICU設備被FDA列入短缺名單。我們熟悉的救命神器AED,也因半導體短缺在名單中躺了整整兩年于本月初才脫離。
不過,英特爾的財務爆雷也并非醫療半導體市場的下滑導致。
眾所周知,英特爾曾是全球最強大的芯片制造商,牢牢掌控著PC和Mac市場,但近年來市占率卻大幅下降,在移動芯片的浪潮中被高通和德州儀器等公司超越。這兩家公司憑借各自獨特的技術拿下可穿戴設備這個高增長市場。
與此同時,在人工智能領域,英特爾未能趕上競爭對手英偉達的步伐。后者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同時押注醫療AI,成功簽下強生、GE和美敦力等醫械巨頭合作訂單,一舉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在遠程醫療、可穿戴設備、物聯網IoT、云計算和大數據等領域均有涉足。例如:
-
今年5月18日,英特爾攜手聯新醫療,發布了基于英特爾® 架構的新生代醫療移動工作站。此前雙方還共同開發了世界上首臺臨床多模態電腦。
-
2023年,英特爾與惠每科技聯手在基于第四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的基礎設施上,打造了量化和非量化兩種大模型推理加速方案,成功幫助醫療機構用較低成本部署了高質量大語言模型。
-
2015年10月,英特爾、華大基因、阿里云在第十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宣布啟動精準醫療開放云平臺的共建工作。半年后英特爾宣布基于阿里云平臺部署的華大基因BGI Online實現全平臺打通,并發布了針對英特爾至強E5處理器進行了優化的BGI Online基因計算一體機,幫助醫療機構更加高效、快捷的分析病患的基因數據。
英特爾押注醫療AI
此外,英特爾自身在醫療大健康領域也早有布局。
2005年,英特爾正式成立數字醫療部門,后改名醫療衛生與生命科學部,主要任務是探索英特爾處理器在醫療研究和個人衛生保健中新的應用方式。
此后的幾年里,研發了多款自己的相關產品。2008年7月,英特爾Intel Health Guide平板通過FDA的510(k)認證,這也是英特爾第一款通過FDA認證的醫療設備。
不過眼下AI醫療的浪潮洶涌,英特爾于2024年初才宣布將重金押注AI芯片業務,且由于AI成本太高、利潤太低,尚未從中充分受益。
目前,英特爾仍寄希望于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能帶來回報。公司計劃在2025年前削減100億美元支出,裁減15000個崗位,并減少運營費用,以“維持在美國和全球范圍內建立一個有彈性和可持續的半導體供應鏈的投資”。
與此同時,英特爾還宣布將從2024年第四季度起暫停派息,這意味著計劃支付給股東的款項已被暫停。Emarketer分析師雅各布·伯恩表示:“英特爾宣布的大規模成本削減計劃,包括裁員,可能會在短期內改善其財務狀況,但單靠這一舉措不足以重新定義其在不斷發展的芯片市場中的地位。”
芯片也是醫療設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醫療芯片是設備系統性能實現躍升的關鍵源頭技術,一直以來都是行業的“塔尖之爭”,也是我國高端醫療裝備行業亟需攻克的技術堡壘。
根據中國報告大廳數據,全球醫療芯片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260億美元增長到了2022年的360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仍將繼續增長。
不過醫療芯片研制壁壘高,主要是由于功能集成度高、能耗要求高、穩定性要求高。此前我國這一長期空白。
2021年12月,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著力攻關醫用X射線探測器模擬芯片、模數轉換芯片,可穿戴設備系統級芯片,醫用AI芯片等核心元器件。
隨后多家企業相繼布局,目前已有不少成果落地,如:華米科技正積極與醫療機構和科研團隊合作,共同推動健康可穿戴設備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
錦好醫療于2020年8月設立子公司湖南芯海聆半導體有限公司(簡稱“芯海聆”),主要進行數字助聽器芯片的研發及相關算法開發。
同年,樂普醫療與國內頂級AI芯片廠家合作推出國內外首款使用AI芯片進行心電圖人工智能自動分析的心電圖設備,填補了我國人工智能心電圖機的產品空白。
2021年5月,聯影集團發布了首款高端醫學影像專用芯片,填補我國在高端醫學影像設備自研專用芯片領域的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與消費電子AI芯片、汽車AI芯片相比,醫療AI芯片開發難度更大、開發周期更長。面對海外巨頭技術層面的領跑,要真正實現彎道超車,關鍵還是要看算法和芯片的突破。
同理,未來英特爾能否在競爭激烈的半導體市場中重拾昔日輝煌,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在新興技術領域的表現和創新能力。那么最終英特爾的醫療之路將走向何方?對此,高醫展將持續關注。